DRAM制程失速
2023-02-16 09:57
热度:3189
作者:短视频小李
近日,笔者在《存储芯片大溃败》一文中,写到了存储芯片产业正在经历的寒冬。其中,DRAM产品历经全球性的市场价格雪崩,“雪崩”之下,利润下泻、库存堆积,成为横在DRAM巨头面前的一项难题。
为避免DRAM芯片再大幅跌价,诸如SK海力士、美光等多家供应商已开始积极减产,预估2023年第一季DRAM价格跌幅可因此收敛至13-18%,但仍不见下行周期的终点。
然而,在市场因素之外,从工艺制程的演进和技术角度来看,DRAM产业似乎也正面临瓶颈及一系列技术挑战。
DRAM缩放速度放缓
对DRAM芯片来说,随着晶体管尺寸越来越小,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就越多,也就代表一片芯片能实现更高的内存容量。
从DRAM三巨头工艺尺寸的发展历程来看,三星、SK海力士、美光在2016-2017年进入1X(16nm-19nm)阶段,2018-2019年为1Y(14nm-16nm),2020年处于1Z(12nm-14nm)时代。后续,行业厂商朝着1α、1β、1γ等技术阶段继续迈进。
目前,各大厂家继续向10nm逼近,目前最新的1α节点仍处于10+nm阶段。
2022年10月,三星在SamsungFoundryForum2022活动上公布DRAM技术路线图,预计2023年进入1β工艺阶段,即第五代10nm级别DRAM产品。同年12月,三星开发出首款采用12nm级工艺技术打造的16GbDDR5DRAM。
2022年11月,美光将1βDRAM产品送往客户的产品验证流水线,率先进入了1β节点,这意味着将DRAM芯片的晶体管工艺又向精密处推进一步,来到了10纳米级别的第五代。且正在对下一代1γ工艺进行初步的研发设计。
DRAM工艺制程演进至10+nm,继续向10nm逼近。
近日,TechInsights高级技术研究员JeongdongChoe博士在一场内存网络研讨会中表示,DRAM单元缩小到10nm的设计规则(D/R)一直在进行中。主要的DRAM厂商一直在开发下一代,这意味着DRAM单元D/R可能会进一步缩小到个位数纳米时代。
然而,从DDR1到DDR5的演变来看,DDR的能耗越来越低,传输速度越来越快、存储容量也越来越大;而从制程工艺的进展来看,早前产品的更新时间大致在3到5年更新一代。在步入20nm以内的制程后,DRAM在制程上的突破进展呈现放缓趋势。
尤其是随着10nm制程的临近,使其在晶圆上定义电路图案已经接近基本物理定律的极限。由于工艺完整性、成本、单元泄漏、电容、刷新管理和传感裕度等方面的挑战,DRAM存储单元的缩放正在放缓。
此外,从当前技术看,6F²DRAM单元是存储行业的设计主流,cell由1T+1C(1晶体管+1电容)构成——这种DRAM单元结构将在未来几代产品上延续。但如果存储厂商保持6F2DRAM单元设计以及1T+1C结构,2027年或2028年10nmD/R将是DRAM的最后一个节点。
因此,DRAM单元微缩还面临若干挑战:
图案化:如何创建越来越密集的图案。
电容器:从圆柱体演变为柱状结构,需要对高深宽比进行构图。
电阻/电容:位线和字线需要提高电阻/电容才能提高访问速度。
外围(Peri)晶体管:从含氧化硅的多晶硅栅到高K金属栅(HKMG)的演变。
DRAM扩展挑战
其实早在2021年2月举行的SPIE高级光刻会议上,应用材料也曾强调DRAM的微缩正在放缓,需要新的解决方案来继续提高密度。
DRAM制程微缩困境何解?
业界很早就关注到了DRAM存储在制程微缩上面临的困境,但即使这样,存储巨头们仍在先进技术上不断追赶,追求更小的DRAM单元尺寸仍然很活跃并且正在进行中。
从先进的DRAM单元设计中可以看到一些创新技术,例如High-k介电材料、HKMG、柱状电容器工艺等都陆续被应用到先进的DRAM单元设计中去。
面对DRAM市场的萧条,行业厂商唯有持续研发推出1β、1γ...或更先进制程的DRAM产品,以创新技术在逆境中站稳脚跟。
除了上述提到的High-k介电材料、HKMG、柱状电容器、EUV技术及3DDRAM之外,研究者们也开始在铁电材料电容器、无电容DRAM等方面下功夫,试图借此解决DRAM芯片当前的难题。
总体而言,无论是哪种方法均遵循着两种路径,要么是在先进制程上下功夫,要么是在先进封装上苦心钻研。两条路径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